技术赋能科研,共享助力创新 ——“仪路同行,红色智享”第三期主题宣讲活动走进生环院

发布时间:2025-10-23 浏览次数:10

为推进开放共享助力农林科研,10月23日下午,中心联合生态与环境学院在生环院204会议室举办了“仪路同行红色智享”进学院主题宣讲活动。活动深入聚焦于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在生命科学、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广泛应用,旨在强化科研资源的互通互享,赋能学科的交叉融合与科技创新。

活动伊始,生环院副院长李威致辞。她代表学院对中心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。李院长指出,大型仪器平台的开放共享不仅能有效提升科研效率,更为学院师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,有助于破解科研中的复杂难题。她期待以本次活动为契机,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,共同促进生命科学、生态环境学科高质量发展。


  随后中心教师代表作专题报告。中心主任戴婷婷系统介绍了中心的平台建设、仪器配置及服务流程。她指出,中心配备各类高端分析测试大型仪器,通过开放预约、技术培训、联合课题等机制,为全校师生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撑与个性化解决方案,助力生命科学、生态环境学科等领域科研项目产出多项高水平科研成果。电镜组丁林飞老师聚焦“显微分析仪器在生命科学方面的应用”,结合实例阐释了先进显微技术在细胞成像、分子定位等研究中的关键作用,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微观探索提供了技术思路。色谱组姬晓悦老师的报告“洞察微尘,溯源清流——色谱质谱技术赋能生态环境研究”,深入浅出地解析了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污染物检测、生态过程溯源等方面的应用,展示了其在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中的核心价值。光谱组杜丽婷老师围绕“光谱分析在生物与环境领域中的应用”,从原理到实践,详细讲解了光谱技术在物质成分分析、生物样品检测等场景的创新应用,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多维度的技术参考。

  报告结束后,互动交流环节气氛热烈。师生们围绕“仪器测试方向”“跨学科联合实验设计”等问题踊跃提问,中心教师结合科研实例进行深入解答,并针对具体需求提出个性化建议。这一环节不仅加深了师生对技术平台的理解,更为后续科研合作搭建了高效沟通桥梁。作为“红色智享”系列服务举措的第三场活动,本次宣讲展现了中心的技术实力与协同服务理念,进一步巩固了中心与生环院的合作机制。双方将聚焦生命科学、生态环境学科科研需求,探索建立长期技术协作平台,推动大型仪器共享、数据资源互通与人才联合培养,为学校学科发展及产业创新提供坚实科研支撑。

 (袁雨/文 袁雨/摄 戴婷婷/审核)